1、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内审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要求,各级内审部门要加强预算管理审计,重点关注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情况,监督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要持续开展依法行政审计,推动落实依法治国和法治央行建设的新要求。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审计,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有序推动审计整改,加强审计通报,进一步压实被审计单位的主体责任。(证券时报)
2、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表示,国资委将积极履行职责,配合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规划方案和配套政策,专门研究制定中央企业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的实施意见。(证券时报)
3、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吴世杰表示,与疫情前相比,运输总周转量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3.7%,恢复势头良好;旅客运输量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9.4%,其中国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4768.3万人次,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货邮运输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3.7%,其中全货机完成货邮运输量26.4万吨,同比增长4.6%。(界面新闻)
4、证监会稽查局副局长陈捷表示,2020年以来,证监会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财务造假案件,相关案件办理59起,占办理信息披露类案件23%。(证券时报)
5、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李维友表示,证监会修订《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此次修订的内容,包括新增研发人员超过10%的指标,形成4+5的科创评价指标;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完善专家库制度;交易所在发行审核中,关注发行人的自我评估是否客观,中介机构把关是否勤勉尽责等。(中国证券网)
6、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证监会持续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0年,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共计1.43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9.16%。下一步,证监会将完善制度,引导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强化市场的长期投资理念,让分红成为投资者分享上市公司成长红利的新举动。(证券时报)
7、商务部研究院梁明表示,预计今年外贸将创新高。去年中国的进口创了新高,今年3月一个月的进口额度突破了2000亿美元,这在以往很难想象。同时,大宗商品、黑色金属、大宗粮食贸易也呈现上涨,因此保守估计,2021年进出口实现正增长是没有悬念的。(国是直通车)
8、随着各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复苏,全球钢铁需求今年将增加5.8%,但明年增速将回落,因刺激支出效应减退。世界钢铁协会去年10月预估2021年钢铁需求增加4.1%,如今上调预估是由于全球最大钢铁消费国中国去年经济强劲反弹的同时,其他国家经济也好转。(界面新闻)
9、一季度,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2970.7亿元,同比增长35.5%;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029.2亿元,同比增长50.3%。3月份,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097亿元,同比增长21.1%;业务总量完成1141.9亿元,同比增长36.3%。(证券时报)
10、全年CPI有望保持在一个比较温和的区间。(新华财经)
1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84亿元,同比增长34.2%;比2019年3月份增长12.9%,两年平均增速为6.3%。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1554亿元,增长32.5%。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33%,两年平均增长4.4%。从环比看,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5%。(证券时报)
12、心灵点滴:人生有千百种滋味,绚烂总是一瞬间的事情,更多的是落寞。 时间在不停地过,生活,就应该努力地使之美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