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2020年投资者关系管理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上市公司对投关工作的投入有所增长,能够基本满足开展日常工作和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需求。人员方面,73%的上市公司为投关工作配备2名专职人员,22%的公司配备3名专职人员,“董秘+证代”仍是主流模式。经费方面,78%的公司投关年度经费在30万元以内,其中经费在10万以上的公司占比相较2019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证券时报)
2、《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相较半年前的征求意见稿,此次发布的《意见》对于酒类产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均有较大提升。其中,白酒行业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销售收入年均递增10.2%、利润年均递增11.2%。(中国证券报)
3、3月A股新增投资者数247.74万,同比增加31.00%。(证券时报)
4、《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具有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祛痘、滋养和修护功效的化妆品,应当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方式进行功效宣称评价。具有祛斑美白、防晒和防脱发功效的化妆品,应当由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机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人体功效评价试验,并出具报告。(界面新闻)
5、今年3月,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较快增长,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46.2万辆和252.6万辆,环比增长63.9%和73.6%,同比增长71.6%和74.9%。(证券时报)
6、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营造创新环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相信随着治理体系的不断健全,平台经济必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人民日报)
7、全面推行注册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才三十年,时间还是很短但发展很快,现在已经位居全球资本市场第二位,自己跟自己比,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注册制改革是一项“牵牛鼻子”的工程,将带动整个资本市场生态变革,需要培育的时间,需要一个过程,制度也需要磨合。(证券时报)
8、财政政策历来是调结构最有力和最关键的工具。今年,一方面需要对疫情造成新的不平衡进行修补、恢复,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进行结构调整,引领未来的经济发展,在这个节点上,财政政策的精准性和力度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证券网)
9、美国对中概股的措施是损人害己,不利于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融资,也不利于美国资本市场发展。从目前态势来看,可能会有一批中概股从美股退市,回归港股或A股,中概股回归对于改进A股市场上市公司结构,让国内投资者分享中概股企业发展红利,我觉得也是有好处的。(证券时报网)
10、从西南大学了解到,该校研究团队发布了基于二值量化的低秩张量恢复模型、理论与算法,有助于提升数据大规模传输的速度和精度,同时降低硬件成本,使得数据传送、压缩和保存的“性价比”更高。相关研究成果已由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期刊《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在线发表。(新华社)
11、近期,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针对钢铁行业“控产能、减产量、回头看”进行了部署。无论是控产能,还是减产量,都是国家经过全局平衡后做出的战略抉择,是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全行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一、压减产量要有保有压,确保优胜劣汰。二、转变自给自足的观念,适应钢铁进出口新格局。三、打好低碳绿色发展攻坚战,力争“十四五”提前实现钢铁行业碳达峰。(证券时报网)
12、心灵点滴:人生是一个和自己较劲的历程,其中最重要的一课是你必须慢慢知道,什么时候咬着牙也不能放手的,什么时候放开手就等于放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