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培养科技人才,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要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新华社)
2、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准确把握外贸新定位新使命,更好发挥外贸畅通要素流动的载体作用、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和畅通双循环的桥梁作用。(证券时报)
3、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2020年,外贸逆势增长,成绩来之不易。2021年,外贸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各地要迎难而上、坚定信心,围绕“外贸创新发展年”,重点实施优进优出、贸易产业融合和贸易畅通三大计划,扎实做好全年外贸工作,巩固回稳向好基础,提升外贸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界面新闻)
4、肖钢表示,中国经济并不属于“K型”的发展,而是整体向上增长的趋势。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经济恢复仍然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我国经济存在结构性不平衡的现象,既有与全球经济发展共同的原因,也有自身独特的因素。(中证网)
5、朱民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2022年整体损失:新兴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能人均损失20%,发达国家只跌11%。新兴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财政空间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国际通用储备货币地位。储备货币成为划分经济刺激政策空间和经济发展反弹速度和结构的地位,这个现象可能也会影响今后持续不断的发展。(国是直通车)
6、王勃华表示,去年户用光伏市场蓬勃发展,纳入补贴规模的户用项目已达10.1吉瓦,创下了历史新高,成为光伏新增装机中最大的亮点。(上海证券报)
7、陶冶表示,对户用光伏,很多人形成的第一个概念是今年是补贴的最后一年。但实际上,在陆上风电光伏已进入无补贴发展阶段,而户用光伏还有三分钱补贴的情况下,后者比其他的发展模式有更为优厚的政策保障。即便2022年后补贴没有了,户用光伏仍是整个光伏及新能源板块中最具政策优势的板块。(上海证券报)
8、美国总统拜登公布了首个2022财年年度预算提案大纲,金额达1.5万亿美元。其中7960亿美元的非国防预算比2021年显著增加了16%,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央视新闻)
9、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决策者此前曾延长并扩大了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如果有必要,他们会再次这么做。欧洲央行的行动一直是“有效的”。如果疫情结束,欧洲央行可能会减少PEPP债券购买计划。(证券时报网)
10、一季度中国外贸实现良好开局,这一方面得益于全球疫情形势有所缓和,全球经济复苏外需强劲,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内经济修复,内需也在稳步提升。(证券时报)
11、香港IPO市场持续活跃。今年一季度共迎来32只新股在港上市,共集资1,3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增逾8倍。同时,香港证券市场一季度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24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6%。(证券时报)
12、心灵点滴:别人对你的欣赏,从来都是锦上添花,只有自己对自己的欣赏,才是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